老张退休五年了,每天公园遛鸟,含饴弄孙,日子过得挺滋润。可上周纪委突然找上门,说是要查他十年前经手的一个项目。街坊邻居都纳闷:人都退了,咋还翻旧账?这事儿听着新鲜,可细琢磨起来,最近几年像老张这样退休后被"揪"出来的干部还真不少。退休真能成为违纪违法的"护身符"吗?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。
您可能不知道,纪委查案其实是有"保质期"的。按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和《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》的规定,普通违纪行为过了五年没被发现,通常就不再追究——这就好比超市里过期的牛奶,一般就不卖了。但您可别高兴太早,要是沾上贪污受贿、滥用职权这种"硬菜",那可就另当别论了。法律白纸黑字写着:性质恶劣、情节严重的行为,追查期限可以无限延长。说白了,这种事儿就像埋了颗定时炸弹,指不定哪天就炸了。
更关键的是,这个"倒计时"不是从你干坏事那天开始算的。纪委的规矩是"从发现之日起算"。什么意思?就是说哪怕你二十年前伸了手,只要今年才被捅出来,照样得吃不了兜着走。这就好比小时候偷摘邻居家的枣,以为过去就过去了,结果三十年后人家拿着监控录像找上门——纸终究包不住火啊。
说到这儿您可能要问:到底哪些事儿能让退休干部睡不安稳?我给您数数这七道"催命符":
头一个就是贪污受贿。现在查得最严的就是这个,甭管是公款私存还是收人红包,只要证据确凿,退休十年也得吐出来。去年某市交通局原副局长退休八年还被判了刑,就因为当年收过工程队的"茶水费"。
滥用职权造成重大损失的也跑不了。有些干部在位时大笔一挥,把国家项目当自家后院折腾,造成巨额损失。这种事儿一旦查实,轻则退赃,重则坐牢。前阵子南方某开发区主任退休六年还被追责,就因当年违规批地导致国资流失上亿。
插手工程项目更是雷区。招标时搞暗箱操作,退休后照样能被掀老底。去年曝光的某国企老总,退休五年后被发现当年把工程指定给连襟的公司,现在全家都栽进去了。
利用职权给亲属谋福利这事儿,不少干部觉得"人之常情"。可纪委眼里这就是以权谋私。某县领导退休十年还被处分,就因当年把女儿塞进事业单位还连跳三级,现在父女俩都吃了挂落。
违反八项规定看着是"小节",实则后患无穷。公款吃喝、收受礼品这些事儿,当时可能觉得"大家都这样",可一旦被翻旧账,晚节不保的例子比比皆是。中央早就说了,八项规定是带电的"高压线"。
要是涉嫌重大犯罪更没商量。贪污受贿这类职务犯罪,刑法规定的追诉期最长能有二十年。去年落马的某银行行长,退休都十五年了,还是因为九十年代的旧案被揪出来。
最要命的是党员身份这个"紧箍咒"。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写得明白:党员违纪,终身追责。退休只是不干活了,党员身份可没退休这一说。某高校党委书记退休七年还因学术造假被开除党籍,连退休金都降了级。
话说到这儿,干部们该怎么保住晚年清净?其实就三句话:手别伸,账别混,心别存侥幸。在位时规规矩矩,退休后才能踏踏实实遛弯下棋。有位老纪检说得实在:"廉洁才是最好的养老保险。"
夕阳无限好,莫被贪念扰。退休本该是人生收获的季节,若因陈年旧账毁了清誉,那可真叫得不偿失。权力是公器,不是私产。在位时为民办事,退休后才能问心无愧地享受天伦之乐——这道理,比退休金更金贵。
#AIGC热点大赛#
粤友钱优配-股票加杠杆软件-怎么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