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多,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全面入侵以来,这场冲突已经让整个欧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乌克兰东部的战壕泥泞不堪,南部城市上空废墟间时不时传来无人机的轰鸣声,仿佛是战火未曾停歇。然而,现在的战局似乎陷入了僵局,外界甚至有人把这段时期称作“垃圾时间”——就像篮球比赛的最后几分钟,当两队分数差距过大,比赛胜负已成定局,双方就开始消耗时间,等待终场哨声的响起。这个说法或许有些道理,俄乌战争走到了这个地步,似乎胜负已见分晓,国际间也开始为未来的局势重新布局。
普京,俄罗斯总统,是这场战争背后的最大操盘手。他1952年出生于列宁格勒(如今的圣彼得堡),在那个苏联的强盛时代成长。年轻时,他曾在克格勃担任特工,见证了国家的巅峰与崩塌。1999年,他接替叶利钦担任总理,次年当选为总统,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铁腕领导生涯。普京始终认为,俄罗斯必须重新恢复其大国地位,而北约的东扩是不可避免的死结,尤其是乌克兰这块土地,他认为本应归俄罗斯所有。2022年战争爆发前,他在克里姆林宫一边敲打着桌子,眉头紧锁,仿佛早已预见到这场恶战的到来。普京的治国风格非常强硬,国内通过高压政策压制反对声音,对外则不惜使用武力来展示实力。从车臣战争到吞并克里米亚,普京一步步挑战西方的底线。而这场俄乌战争,毫无疑问是他至今为止最大的一场豪赌——赌的是俄罗斯的战略空间,赌的是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。
展开剩余83%泽连斯基,乌克兰总统,1978年1月25日出生于克里沃罗格,一个普通的乌克兰城市。谁能想到,一位曾以喜剧演员身份成名的人,竟会承担起一个国家的命运?通过电视剧《人民公仆》,泽连斯基获得了全国的关注,并在2019年当选为总统,时年仅41岁。当时的乌克兰,正面临着顿巴斯地区的内战和一个腐败泛滥的政府。没有人看好他能维持多久。但战争的爆发让他站稳了脚跟。2022年2月,俄军逼近基辅,他没有选择逃避,而是留在国内,带领乌克兰民众奋力抗争。在他的领导下,乌克兰几乎全员动员,泽连斯基穿着军绿色T恤,身体日渐消瘦,声音沙哑,却成功将西方的支持带进了乌克兰。三年时间,他从一个政治新人,成长为乌克兰的象征,但这一路走来,他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,身体和精神的负担逐渐沉重。
拜登,美国前总统,1942年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。近五十年的政治生涯,让拜登从一名普通的参议员成长为美国的最高领导人。2021年,他以78岁高龄成为总统,肩负着让美国“再次伟大”的责任。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,美国成为了乌克兰最强有力的支持者,无论是武器还是经济援助,都源源不断地流向乌克兰。拜登的政治风格偏向传统,讲求国家团结与大国责任,但他也擅长深思熟虑的计算。他清楚知道,美国不能直接卷入与俄罗斯的冲突,但可以通过乌克兰这个棋子来削弱俄罗斯的实力。在白宫的会议桌上,他时常翻看地图,策划着如何打击普京,且不把自己拖下水。
战场上的火药味虽稍显减弱,但局势并没有完全平息。俄罗斯目前控制着乌克兰东部的四个州——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扎波罗热和赫尔松,而乌克兰则坚守着基辅、哈尔科夫等核心地区。双方虽然时有冲突,但都没有足够的力量再掀起大的波澜。2024年秋,俄军炸毁了第聂伯河的大坝,洪水瞬间吞没了大片土地,地雷和水患彻底封锁了前线。有人猜测,这一切可能是某个第三方势力的幕后操作,目的是逼迫双方停战,至少现在,双方都动弹不得。
普京方面,目前的目标已经逐渐转向防守,而不是进攻。他似乎并不急于扩张,只要能够守住现有的占领区,就算是胜利。而乌克兰,尽管泽连斯基口口声声表示要收复失地,实际上,手中并没有足够的筹码,西方提供的武器和资金,最多只是保证生存,想要扭转战局几乎不可能。俄罗斯则时不时发起导弹攻击,夜空中绽放出点点火光,仿佛是为了给谈判增加更多筹码。乌克兰则通过无人机发动反击,炸毁了几个俄军仓库,也算是有了些许还手之力。
战场上的伤亡数字触目惊心。俄罗斯方面的死亡人数尚不明确,乌克兰方面在2025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,乌军阵亡人数已超过10万,伤残人员不计其数。俄罗斯军队的损失也非常惨重,坦克、炮兵等装备被摧毁一大片,经济也在国际制裁的压力下变得举步维艰。双方的士兵几乎都被拖得筋疲力尽,在寒冷的战壕中忍受着刺骨的冷风,士气低落,士兵们几乎丧失了继续战斗的意志。
普京的目标依旧明确:他希望保住已占领的地区,并迫使乌克兰签署和平协议。为了加强对乌东的控制,他加派了大批兵力驻扎,同时还牢牢把控着能源供应,借此与欧洲展开博弈。虽然俄罗斯经济受到严厉制裁,几乎崩溃,但通过向中国和印度出售石油和天然气,俄罗斯依然能维持一定的生计。同时,普京也警告称,若北约插手俄罗斯的事务,俄罗斯不排除使用核武器作为威慑。
而乌克兰方面,已经没有退路,只能依靠西方的支持继续生存。泽连斯基在2025年3月访问布鲁塞尔,恳求欧盟增加援助,并承诺将用于国内重建的资金大大超出了乌克兰的承受范围。乌克兰希望通过国际合作,组建所谓的“反普京联盟”,但是响应的国家并不多。与此同时,美国的援助也在逐渐减少,2025年预算中,援助乌克兰的金额已经从2022年的500亿美元下降到不到100亿,标志着美国在对俄战略的支持上开始放缓。拜登政府的真正目的是削弱俄罗斯的力量,虽然援助大幅减少,但其在国际上取得的战略胜利却也显而易见。
战争给欧洲带来了极大的压力。德国由于能源短缺,许多工厂不得不停产;法国接纳了大量乌克兰难民,财政压力大增。2025年,德国总理公开表示,“不能无限制支持”乌克兰,法国也在这一问题上表达了类似的立场。欧洲希望看到和平的到来,但又担心俄罗斯翻脸,因此只能勉力维持现状。
中国则始终保持中立立场,通过红十字会等渠道向乌克兰提供一些人道援助,展现出和平使者的形象。与此同时,中国趁机加大了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采购,并继续与欧洲国家进行贸易,双边获利。
印度、土耳其等国则在战争中巧妙地周旋。印度通过低价购买俄罗斯石油,再以更高的价格转卖;土耳其则一方面向乌克兰出售无人机,另一方面又与俄罗斯就天然气问题进行谈判。这些国家在战争的阴影中保持着一定的灵活性与收益,而全球南方的其他国家则大多对这一场战争保持观望,认为这只是欧洲的内务,自己没有责任参与其中。
联合国在过去的几年中召开了数
发布于:天津市粤友钱优配-股票加杠杆软件-怎么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